10月25日,從省發改委傳來消息:《山西省全面鞏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推動城鄉醫療衛生和環境保護工作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已下發。該方案從堅決鞏固住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重大成果、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快完善環境基礎設施、大力倡導綠色健康生活方式等4方面提出12項具體舉措,以建強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城鄉環境基礎設施為目標,以加強疫情監測預警,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改善城鄉環境衛生,強化基層愛國衛生工作網絡,加強污水、生活垃圾、醫廢危廢處置能力建設等為牽引,全面筑牢疫情防控社會屏障,為我省城鄉醫療衛生和環境保護工作高質量發展奠定扎實基礎。我省將抓緊補齊短板弱項,推動城鄉醫療衛生和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更大進展。

今年,我省將以“一老一小”為重點人群,加強健康服務管理,抓好養老機構、社會福利機構、醫療機構、學校等重點機構和商場、超市、農貿市場等大型場所人員的健康監測設施建設。針對偏遠山區等公共衛生服務難度較大的地方,因時、因地制宜采取相應防控措施,推動各地將防疫藥品和醫療物資繼續向偏遠山區傾斜,適度提高醫療物資儲備的富余量。根據病毒變異和疫苗保護情況,科學謀劃和完善疫苗接種工作機制,持續提升老年人疫苗接種率。

此外,我省將實施50個左右縣級醫療機構綜合能力提升項目。推進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提檔升級,夯實基層服務網底。建設覆蓋全省范圍的5G醫療專網,升級改造遠程醫療省級平臺,所有縣域醫療集團全部接入山西省遠程會診中心,推進智慧醫院建設。加快國家在我省布局的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國家中醫疫病救治基地、中醫特色重點醫院項目、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等重大項目建設,實施全省縣級公立中醫醫院高質量發展服務能力提升行動。爭取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盡快獲批,加快推進省人民醫院和省兒童醫院等2個國家級重大疫情救治基地項目,提升我省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水平和重大傳染病防治能力。

我省將持續推進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及時深入開展城鄉環境衛生整治,加強重點場所和薄弱環節環境整治。如全面開展清臟治亂大掃除,努力提升薄弱環節環境衛生面貌,補齊衛生短板。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5年行動,鞏固農村戶廁摸排整改成果。

對于機場、車站、公交、地鐵、商場、超市、賓館飯店、寫字樓等人員密集場所的衛生設施,我省將加強公廁保潔和病媒生物防治。對垃圾收集點、公廁等地點進行常態化清掃保潔,逐步提升衛生質量。進一步完善街道社區、鄉村的環境衛生設施及保潔制度,充分發揮物業、居(村)委會等的作用,定期清理垃圾和廢棄物,逐步取締露天垃圾收集池,建設或配置密閉式垃圾收集點(站)、壓縮式垃圾中轉站和密閉式垃圾運輸車輛,消除衛生死角。以河道、溝渠、湖泊、水塘等水體以及地下室、地下車庫、民防工程、居民小區、特殊行業等地下積水環境、閑雜物堆放場所和人群活動場所為重點,廣泛開展病媒生物孳生地清理,降低病媒生物密度,有效防控傳染病傳播。督促完善農貿市場衛生設施,推進農貿市場標準化建設。切實加強農貿市場執法檢查,依法全面禁止和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行為。

為了加快補齊縣級地區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短板,我省鼓勵按照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或就近處理等模式,推動設施覆蓋范圍向建制鎮和鄉村延伸。到2025年,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70%,焚燒處理和無害化處理能力全覆蓋。同時,協同推進農村易腐爛垃圾、廁所糞污、農業生產有機廢棄物資源化處理利用,以鄉鎮或行政村為單位建設一批區域農村有機廢棄物綜合處置利用設施,到2025年,全省集中收運處置和就地就近處理兩種模式覆蓋自然村比例達到98%以上。(張磊)